返回首页

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后为什么没有取消巴伐利

来源:www.zhoukoushi.com   时间:2022-05-22 22:02   点击:144  编辑:利可   手机版

一、德意志的前世今生普鲁士王国曾经也是德意志邦联中的一员,而德意志邦联是拿破仑一世战争后,欧洲各国重建势力范围,波德平原上的邦国为了维护自己利益再次组成的松散联盟,各邦保持完全的主权。

德意志邦联是由48个邦国组成,其中包括:巴伐利亚王国、奥地利帝国、列支敦士登亲王国、普鲁士王国等。在普奥战争中,普鲁士战败奥地利成为德意志诸邦的盟主,但是普鲁士并没有兼并其他邦国(除过拿骚、汉诺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撒克逊—劳恩堡等之前归并普鲁士的邦国),依然保持诸邦的独立性,组成了北德意志邦联;直到1870年普法战争胜利后,为德意志统一扫除最后障碍,北德意志邦联与南德意志各邦合并为“德意志帝国”。

二、原因探究普鲁士在实现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最终保持诸邦的独立性。其根源是德意志由于地理位置和国际环境、民族构成、历史上的迁移和战争、众多邦国之间的矛盾、以及欧洲封建制度等因素,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①地理位置:德意志地处欧洲中部,波德平原地势平坦、一览无余,其东西南边都没有河流、山脉等天然的分界线,没有明显的标志。因此,意味着没有固定的疆域,这里的民族具有强烈的扩张性。

②诸邦矛盾:德意志各邦国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性、扩张性、民族性,邦国之间、欧洲其他国家之间都有不同的关系,国际地位也不尽相同。因此,诸邦之间明争暗斗,矛盾突出。

③国际环境:德意志各邦国都希望对外扩张、扩大殖民地,加之普鲁士、奥地利实力强劲,欧洲各国都非常忌惮有一个强大统一的德意志。所以,欧洲各国更加反对德意志的统一,从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阻止德意志统一的进程。

④民族构成: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是古代日耳曼民族,但不是所有的日耳曼种族都成了德意志人,构成早期德意志人的主要是法兰克人、阿勒曼尼人、弗里森人、萨克森人、士瓦本人、图林根人、阿尔卑斯山北的巴伐利亚人,后来融入普鲁士人和奥地利人。普鲁士不是纯粹的日耳曼人,德意志人同其他欧洲民族一样,是不同种族的混合体。因此,如果强行统一,必然回遭到其他民族的反弹。

⑤历史迁移:在波德平原上先后迁入雅利安人、希腊人、拉丁人、斯基台人、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也就意味着种族间不断的战争和融合。因此,分裂、融合曾一度是这片土地上的主题。

⑥历史战争:战争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生存方式之一。公元前一世纪日耳曼人跨过莱茵河入侵高卢人,公元前113年左右条顿人攻入罗马行省诺里库姆,公元前102年条顿人、基姆布利人先后被罗马军队歼灭,半世纪后凯撒击败日耳曼的苏维汇人、乌西佩特人和邓克泰人,公元9年罗马军队被日耳曼人于条顿堡森林击败。德意志从开始就充满了惨烈和鲜血。

因此,面对这么一个多民族、关系复杂的邦国,普鲁士只有最大限度保持其自主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求各邦国之间的共同利益,才能为统一减少阻力,才能在欧洲各国虎视眈眈之下快速统一。

18世纪初,巴伐利亚王国利用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争斗来保持其独立。1866年奥普战争期间,它与奥地利结盟并一起被击败,1867年没有并入“北德意志联邦”,但是德国统一的问题仍然存在。当法国于1870年向普鲁士宣战时,德国南部的巴登,符腾堡,黑森达姆施塔特和巴伐利亚加入了普鲁士军队并最终加入了北德联邦,而奥地利没有。

1871年,普鲁士更名为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继续作为君主制,在联邦内部拥有一些主权(如军队,铁路,邮政和自己的外交机构)。

为什么没有取消巴伐利亚这些德国小邦国的独立?

这主要是因为其成立之初的邦联制形式的国家政体而决定的。

在普鲁士统一德国前,1866年4月和6月,普鲁士提出了建立一个联盟(小德国)。奥地利及其盟国拒绝了该提议。

1866年6月,奥地利帝国与普鲁士王国之间展开了“普奥战争”或“七周战争”(也被称为“统一战争”)。在战争开始之前,奥地利和普鲁士政府都试图在德国召集各自的盟友。

德国南部的大多数国家都支持奥地利反对普鲁士,德国北部的一些公国加入了普鲁士。战争结果就是普鲁士获胜,之前的“德国联邦”终于解散【注:“德国联邦”包括“莱茵河联邦”、奥地利帝国、普鲁士王国】,同意普鲁士在德国以北的各个公国建立一个“更紧密的联邦”。

【“德国联邦”成员国的君主们于1863年在法兰克福举行会议】

1866年8月,普鲁士由此提议德国北部和中部22个公国和王国组建一个“Augustbündnis”(德语意为:8月联盟或德国联邦条约),也称为“北德联邦条约”或者“1866年8月18日条约”。由此而成立了北德联邦,这也是德意志帝国的雏形。

1870年至1871年,德国南部的巴登,黑森 - 达姆施塔特,符腾堡和巴伐利亚几个国家加入了该联邦国。

1871年1月1日,该“北德联邦”通过了新宪法,是以新的“德意志联邦”的名义写的,在序言和第11条中已经将其命名为“德意志帝国 ”。

【北德联邦国旗】

此“北德联邦”国的政体是以邦联和君主立宪制形式存在。邦联制是指若干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如军事、经济方面的要求)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这种形式的国家往往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是以相互之间共同的目的而联合。

由于联邦成员国保留其主权,这就埋藏了分裂的隐患。而君主立宪制不同于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制),就是君主掌握绝对权力。

“北德联邦”国是普鲁士国王为君主的北德联邦制国家。所以,保留了巴伐利亚这些王国以及公国的主权独立。当时的“北德联邦”有近3000万居民,其中百分之八十居住在普鲁士。

这就是为什么没有取消巴伐利亚这些德国小邦国的独立的原因!

这种“邦联制”造成的后果

德国统一后的二十年虽然是普鲁士的顶峰时期,但危机早就隐藏在“普鲁士-德国”的政体中。当时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只是对“北德联邦宪法”的略微修改版本。实际情况是,普鲁士与帝国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霍亨索伦王朝(普鲁士)包括德国领土的五分之三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德意志帝国的军队实际等于是普鲁士军队,而其他王国(巴伐利亚州,萨克森州和符腾堡州)仍然保留着自己的军队;普鲁士总理也是帝国总理,但帝国本身无权直接从其臣民那里征税。

君主方面。威廉在29岁时成为皇帝威廉二世,他经历了艰难的青年时期,并与他的英国母亲维多利亚皇家公主发生冲突。他原本就是一个心胸狭隘,缺乏经验,判断力差,还脾气暴躁的人。

1918年在德国革命后,废除了德意志帝国,威廉二世退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了魏玛共和国,普鲁士王国变为普鲁士自由州。

巴伐利亚的历史巴伐利亚是德国面积最大的联邦州,约占德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拥有1300万居民,是德国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之后人口第二多的州。

巴伐利亚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6世纪,最早的居民是凯尔特人。“巴伐利亚”(拉丁语Baiovarii)这个名词起源于罗马帝国之外的多瑙河以北,来自早些时候居住在Boii(博伊)那里的凯尔特人。后来的研究表明,在部落形成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社会压力等等因素促使彼此之间一致认同,各个部落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民族认同。

大约在公元550年左右,墨洛温王朝东南部的一个边境地区,由巴伐利亚部落定居者的巴伐利亚人受到法兰克人的统治,出现了第一位公爵,Agilolfings家族的首领“Garibald I”(加里波一世)。他相当于法兰克国王的区域总督,也就是在法兰克王权下由公爵统治。

随后,巴伐利亚就开始了不断的权力之争。巴伐利亚的权力之争,其过程也是欧洲各国之间连绵不断争斗的一个历史缩影。细节太冗长在此不赘述,先说重点。

到了九世纪晚期加洛林王朝衰落期间,一个新的公国从这个地区建立起来,这就是巴伐利亚公国。它成为东法兰克王国的主要公国之一,后来发展成为德意志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1805年《普雷堡条约》允许马克西米利安将巴伐利亚州提升到一个王国的地位。因此,马克西米利安于1806年1月1日宣布自己为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就是第一位巴伐利亚国王。

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该王国成为新帝国的联邦国家,仅次于领先的普鲁士王国,其规模,权力和财富排名第二。1918年,巴伐利亚成为一个共和国,因此这个王国由现在的巴伐利亚自由州继承。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普鲁士的历史

普鲁士公国(德语:HerzogtumPreußen,波兰语:KsięstwoPruskie)或普鲁士公爵(德语:HerzoglichesPreußen,波兰语:PrusyKsiążęce)的前身是1525年新教改革期间由条顿骑士团世俗化后在普鲁士地区建立的公国。

阿尔伯特普鲁士公爵以前是条顿骑士团的第37任大团长,是霍亨索伦家族(霍亨索伦王朝)的分支勃兰登堡-安斯巴赫公国的成员。

1525年4月10日,阿尔伯特被立陶宛大公、波兰国王西格蒙德一世授予“普鲁士公爵”称号,此时才有普鲁士公国。在行政上,从条顿骑士到公爵的过渡其统治地位几乎没有变化。虽然他正式成为波兰的附庸,但阿尔伯特在普鲁士依旧拥有他自己的军队,货币铸造,保留自治的普鲁士议会,并在外交事务上拥有充分的自治权。

阿尔伯特于1568年去世时,他的十几岁的儿子艾伯特弗雷德里克继承了公爵爵位。由于艾伯特弗雷德里克没有儿子,也就是男性继承人,波兰允许他的女婿、霍亨索伦家族分支勃兰登堡的候选约翰·西吉斯蒙德成为公爵的合法继承人。

1618年,“三十年战争”爆发,约翰·西格蒙德在第二年死了。他的儿子乔治·威廉继承了勃兰登堡的Margravate和普鲁士公国,1623年乔治·威廉向波兰国王齐格蒙特三世宣誓效忠。

1657年,作为对腓特烈·威廉放弃“瑞典-普鲁士”联盟的回报,波兰国王约翰二世卡西米尔承认腓特烈·威廉对普鲁士公国的完全主权,将普鲁士公爵升级为普鲁士主权王国。

1701年1月18日,腓特烈·威廉的第三个儿子腓特烈三世正式成为普鲁士的第一位国王腓特烈一世。他是腓特烈大帝的祖父。

至此,普鲁士王国正式建立。

【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一世加冕长袍】

普鲁士在成为王国后不久就迈入了大国的行列,并在18世纪和19世纪影响力极大。在18世纪,它在腓特烈大帝统治时期的许多国际事务中有重要的发言权。在19世纪,总理奥托·冯·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将德国各王国、公国统一成为“小德国”,将奥地利帝国排除在外。

普鲁士被认为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1871-1945)的合法前身,并且是今天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直接祖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