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蒙氏小班数学比较高低听课记录?

271 2024-04-26 14:17 admin

一、蒙氏小班数学比较高低听课记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认识田字格,并知道它的用处。  2、物质准备;田字格本、黑板、小贴画。

二、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

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

数学是小班学生日常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科目。通过数学学习,学生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案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份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帮助老师们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教案概述

这份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适用于年龄为4-6岁的学生。通过比较长度,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中的长短概念。教案分为多个阶段,涵盖了比较长短的基本概念介绍、实物比较、图形比较等内容。教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目标

通过这份教案,学生将能够:

  • 认识长和短的基本概念
  • 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判断长短
  • 通过观察图形的长度,判断长短
  • 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案步骤

1. 引入活动

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长短不同的物体,引发学生对比较长短的兴趣。例如,展示两把不同长度的铅笔,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长短。

2. 基本概念介绍

在这个阶段,老师将向学生介绍长和短的基本概念。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让学生理解长和短的概念。老师可以以教具为例,让学生比较大小,并引导学生用口语表达出来。

3. 实物比较

在这一步骤中,学生将通过比较实物的长度,判断长短。老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实物,让学生进行比较。例如,比较两根香蕉的长度,让学生说出哪根更长。

4. 图形比较

接下来,将引入图形比较的概念。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或绘制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图形的长度。例如,绘制两根不同长度的线段,让学生判断哪根线段更长。

5. 创设问题情境

在这个阶段,老师将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展示一段绳子和一张纸,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

6. 练习与巩固

最后一个阶段是练习与巩固阶段。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在小组或个人完成。练习题可以包括物体比较和图片比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概念。

教案评估

教案完成后,老师可以使用一些评估方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直接观察学生的回答、问答交流、小组报告等。评估结果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于长短概念的理解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总结

这份小班数学比较长短教案通过引入活动、基本概念介绍、实物比较、图形比较、创设问题情境、练习与巩固等步骤,帮助学生理解数学中的长短概念。通过实践操作与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案设计合理、科学,符合小班学生的认知规律。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小班数学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注:本教案适用于4-6岁小班学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拓展。

三、幼儿园小班数学《比较多少》详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妈妈、小兔、小狗的出现,引起幼儿参与活动兴趣。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是谁呀?(出示小狗)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4)、老师小结:小兔和青菜一样多,小狗和肉骨头一样多。

  2、和桌子上的物品作比较。

  它们还和什么一样多呢?(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

  (1)、随幼儿的回答,两个物品之间作比较。

  (2)、师幼小结:小兔子、青菜、矿泉水瓶、盘子和书一样多都是两个;茶杯和小狗、肉骨头一样多,它们都是三个。

  3、幼儿游戏活动:捡鸡蛋和拔胡萝卜,感受一一对应的方法。

  小兔和小狗都喂好了,可妈妈还有好多事情要做,你们愿意帮妈妈的忙吗?宝宝听好啊!

  捡鸡蛋:

  (1)、老母鸡在鸡窝里下了很多的蛋,妈妈想知道鸡蛋和宝宝是不是一样多。

  要求:宝宝听着音乐走过去,音乐一停,每个宝宝就拿1个鸡蛋。

  幼儿开始捡鸡蛋游戏。播放音乐,宝宝捡鸡蛋开始。音乐一停,拿到鸡蛋的宝宝坐到位置上给妈妈看看,宝宝们把鸡蛋轻轻拿好。

  (2)、互相看一看,你们是不是都有啊,都是1个。赶快告诉我。鸡蛋和宝宝怎么样啊?(一样多)

  (3)、是的,老母鸡下的蛋和宝宝一样多,太好了。妈妈(拿起篮子)来收了。

  老母鸡生了好多的蛋都给你们吃,是不是啊?

  拔胡萝卜:

  那宝宝听好了,妈妈还在地里种了许多的胡萝卜,妈妈也想知道胡萝卜和宝宝是不是一样多,可是萝卜地里这里有点远,待会咱们听着音乐怎么样啊。(跑步)

  (1)、要求:音乐一停,宝宝捡1根胡萝卜,找到胡萝卜的宝宝坐到位置上。

  (2)、幼儿开始拔胡萝卜游戏,发现少了一根胡萝卜。

  给妈妈看一看,是不是每个宝宝都有一根胡萝卜?看看谁没有?这个宝宝没有,胡萝卜怎么样啊?对啊,怎么少了一根啊。我们一起去帮他找找。现在,胡萝卜和宝宝怎么样啊?(一样多)

  师拿起篮子:放进篮子。

  师小结:你们可真能够,有帮妈妈捡鸡蛋,有帮妈妈拔胡萝卜,妈妈看到你们做这么多事情,可开心了。

  4、送礼物。

  (1)、妈妈有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快看妈妈准备了什么礼物?那妈妈想知道这个小红花和宝宝是不是一样多?

  (2)、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呢?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小红花和宝宝是不是一样多?每人发一个,是个好方法,我来试试哦。咱们来一起数一数,来了20个宝宝,那妈妈要准备几朵小红花。那20个宝宝和20朵小红花是不是一样多啊?那妈妈就来试一试是不是一样多。小红花和宝宝怎样啊?一样多哇!你们贴上小红花可真漂亮啊!漂亮宝贝们,我们走喽。

四、比较两物体数量多少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幼儿(特别是刚入园不久)对数概念还不清晰,不会运用数数的方式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本班幼儿已初步学会运用重叠法对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联的两组数量一样的物体进行比较,会初步了解一样多的含义,但对不一样数量的两组物体进行重叠比较时,并不能理解数量的多与少,只是随意地判断。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重叠对应的比较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积累有关一一对应的感性经验。

  2,学习应用“多些”、“少些”、“一样多”等词。

  3,提高观察判断、对应比较、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学习运用并放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难点是能正确判断并说出两组物体谁多谁少。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学过运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数量的一样多。 2、材料准备: 红皮球4个,绿皮球3个;饭碗3个,小勺3把,盆子4个,小弟弟图像4个,帽子4顶,红花3朵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皮球。

  小朋友,老师这里有好玩的东西,(出示4个红皮球)这是什么?(红皮球)对,(教师贴好红皮球,出示绿皮球)这是什么?(绿皮球)我们把红皮球和绿皮球来比一比,(教师边讲边将绿皮球一一对应地贴在红皮球的下面)红皮球和绿皮球哪个多?哪个少?(红皮球多,绿皮球少)小朋友回答得真好,现在老师看哪一个小朋友本领最大,能一个人回答红皮球和绿皮球哪个多?哪个少?(请个别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饭碗,小勺和盆子 。

  小朋友,这是什么? (饭碗)老师还带来了勺子(把3把小勺分别放在3个碗里)小朋友,你们看。碗和勺子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一样多)

  现在老师又带来了盆子,边说边拿出4个盆子,一一垫在饭下面。然后用教棒指着一个上面没有饭碗和勺子的盆子问:这个盆子上面有饭碗吗?(没有)那么盆子和饭碗哪个多?哪个少?(盆子多,饭碗少)教师依次问幼儿:饭碗,勺子和盆子哪个多?哪个少?

  3,教师出示弟弟、帽子、红花。

  小朋友,现在看谁来了?(小弟弟)天气很冷,老师给小弟弟戴帽子了。边讲边把帽子一一对应地戴在小弟弟头上。小朋友,我们来比一比,弟弟和帽子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一样多)现在我们来给小弟弟戴红花,边讲边给3个小弟弟戴红花。我们来比一比,小弟弟和红花哪个多?哪个少?(小弟弟多,红花少)。

  4,引导幼儿看教材做练习。

  (1)用一对一的方法,把小狗和骨头连起来。比一比,哪个多,哪个少?

  (2) 熊猫和竹笋,哪个多?哪个少?

  5,延伸活动。

  玩“找椅子“的游戏。

  把小椅子摆成一圈,幼儿站在椅子后面听教师拍手声,拍手声一停,幼儿立即找到椅子坐下来。第一次教师拿走一把椅子,第二次增加两把椅子,每次游戏结束后提问:什么多?什么少?第三次可让幼儿与椅子一样多。启发幼儿说出“一样多“。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讲的是小班数学比较多少,目的是让孩子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

  活动开始,我拿出两种颜色的气球来引起幼儿的注意。让孩子说出是红颜色的多,还是绿颜色的多。大部分孩子都能准确地说出来,接着我进行小结,让孩子初步了解一一对应的方法。

  另外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我还准备了小弟弟图像,帽子,红花等教具。帽子四顶,红花三朵。整节课下来感觉课堂气氛比较好,幼儿也较积极的参与,效果较理想,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让每位幼儿都操作,还有少部分幼儿没有完全掌握。对于这一点还需改进。

  目的是基本达到了,轻度学生基本掌握,中度学生初步掌握,可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游戏这一环节,学生的情绪激昂,他们可能注重的是游戏本身的趣味,而忽视了活动能给他们所带来的认识。还有鼓励做得太少,虽然知道有些学生是用猜的,但是也是应该给与表扬,至少参与其中了,不能给予忽视。这节课突出的瑕庇是玩与学的结合不是那么的理想。通过不断的反思,我想今后,我会在教学中不断有突破的。

五、小班数学公式?

答:小班没有数学公式,只有唱歌和美术课!

六、小班数学文案?

小班数学的文案:

在这个欢乐的季节里,焕发无限活力的小朋友们,喜欢在一起分享欢乐的时光。“数学朋友圈”,让每一个孩子都可以体验算术的乐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学习专业的技巧,引导孩子们在这个朋友圈里学习和分享,帮助孩子们一步步提升自己,拥有一个安全、有趣、智慧的数学之旅!

七、小班数学教学目标?

第一阶段

1、认识数字1——3。

2、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数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3、认识“1”和“许多”,知道它们的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3以内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能用正确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高矮。

6、从3个以内物体中找出并说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7、学习按物体的大小排序(3以内)。

8、会用物体的某一特征来配对。第二阶段

1、会顺数、接数1——10。

2、认识以自身或某物体为中心的上下位置。

3、认识以自身或某物体为中心的前后位置。

4、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如:个、只、条等。

5、认识圆形,了解其特征,能找出生活中圆形的物体。

6、认识早、晚,有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的时间概念。

7、学习按物体的某一个特征进行分类,形成初步的集合概念。

8、学习按物体大小、长短、颜

色的差异进行4以内物体的正排序。

八、小班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小班数学比较多少教案

小班数学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数学概念和数学技能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小班数学教案中,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和教学资源,以帮助孩子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小班数学教案的内容和方法。

教案结构与目标

一个好的小班数学教案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和明确的目标。教案可以分为不同的单元或主题,每个单元都应该有特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可以选择以认识数字、形状或计数为主题,每个单元围绕这些主题设计教案。在教案中,我们可以使用一系列的活动、游戏和练习来达到教学目标,如利用数数卡片、形状拼图以及与数字相关的故事。

教学活动和资源

在小班数学教案中,教学活动和资源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数学概念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兴趣。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活动和资源:

  • 数学游戏:利用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例如,我们可以使用数学拼图、数学卡片或数学板游戏来让孩子们参与互动的数学活动。
  • 实物教具:使用实物教具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例如,我们可以使用彩色计数棒、形状拼图等实物教具来教授数字和形状。
  • 故事和歌曲:故事和歌曲是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好方法。我们可以编写与数学相关的故事,或者通过唱歌的方式来教授数学概念。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记住数学知识,并且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 计算练习:通过反复的计算练习,孩子们可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数字认知能力。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计算练习,如填空、计数游戏等,以帮助孩子们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技巧和策略

在小班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学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技巧和策略:

  • 启发性教学: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或引导讨论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探索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每个孩子的学习需求都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相互合作、交流和分享。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示范与引导: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例如,教师可以先演示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然后引导孩子们自己进行类似的解决。

小结

小班数学教案在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和基础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理的教学结构和活动选择,以及运用一些教学技巧和策略,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学习数学。同时,教师还可以不断尝试和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以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希望本文对小班数学教案的设计和教学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九、小班教案,学习排序(大小,长短,高低)?

教学目标:  1、比较长短差别明显的3~4个物体,按从长到短活从短到长的顺序排列。  2、愿意大胆描述自己的排列顺序。  教学准备:  幼儿每人3~4根吸管、排序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幼儿复习比较长短引导幼儿比一比、找一找,分别找出其中最长、最短、比较长的吸管。  (二)按长短排序1、鼓励幼儿自由探索:为3根吸管排序。  2、引导幼儿描述排序顺序:从长到短或从短到长。  3、再增添一根吸管,引导幼儿再次排序。  教学延伸:  1、画面条:投放书面联系、水彩笔,引导幼儿在一组线条中添画一跳最长、最短或比较长的线条。  2、操作组:投放铅笔、铁线、毛线、纸条等引导幼儿为各种材料按照长短排序。

十、小班幼儿数学认知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2—3岁):是对数量的感知运动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

  (1)对大小、多少的笼统感知;

  (2)会唱数、但范围一般不超过1-5。

  (3)逐步学会口手协调的小范围(不超过5)的点数(数实物),但点数后说不出物体的总数,个别儿童能做到伸出同样多的手指来比划。

  第二阶段(3—5岁):建立数词和物体数量间联系的阶段

  这个阶段特点:

  (1)点数后能说出物体的总数,即有了最初的数群(集)概念,末期开始出现数字的守恒现象。

  (2)这个阶段的前期一般能分辨大小、多少、一样多。中期认识第几,前后顺序。

  (3)能按数取物。

  (4)逐步认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5)末期开始做简单的实物运算。

  第三阶段(5—7岁):数的运算初期阶段

  这个阶段的特点:

  (1)对10以内的数大多数能保持守恒。

  (2)计数能力发展很快,大多数从表象运算向抽象数字运算过渡。

  (3)序数概念,基数概念。运算能力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和加深。通过教学到后期一般可以学会计数到100或者100以上,并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个别的可以做百以内的加减运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上一篇:返回栏目